时代废城

English台湾&中国大陆/ Taiwan&China2013 / 53min
导演:史祖德/霍宁


 

这是一部两岸导演一起执导的片子,共同述说关于时代的故事,一是台湾的眷村,一是大陆河南的三线厂。

 

 


六十年前朱伯伯从舟山被抓到台湾来当兵,在左营落地生根,浓浓的浙东口音不仔细听他说话根本不知道他在说啥!面对着在台湾早已吵嚷多时的眷改条例,搬迁对他来说就只有服从两个字。

 

四十年前张伯伯从山西迁来河南的山里,从此就在南阳落地生根,接近标准的普通话跟厂外的河南乡音格格不入。面临工作与生活大半辈子的工厂逐渐没落,加上年迈已高又遭遇破产,搬迁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莫可奈何的选择……

 

他们都来自一个战争的年代,从国共内战开始,偌大的中国就一直在兵荒马乱中度过,所有的说法都是为了国家, 但是许多年后,国家却荒废了他或它。

 

 

河南南阳与高雄左营有着奇异的相似之处,它们是一个样样都有,却都不会很够的地方,无论是学校,勉强可以医治人的医院或诊疗所,或是让孩童奔跑的球场,放了秋千的公园……这么多年过后,学校、医院、球场、公园都还在, 却多了斑驳或是空荡,少了人。

 

当新家的钥匙交到他们的手上,当搬家的卡车倒退到老厝门口,或许有人心中不舍,或许有人面露期待,但是转过身之后,心中都是充满对这间屋子的回忆。

 

 

 


 导演简介

 

史祖德,毕业于淡江大学教育资料学系;1988 年开始从事电视节目制作;2004年投入纪录片领域,帮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过多部全球播映纪录片。近年更投入跨国纪录片制作,以及培植国内新生代导演及故事题材,希望将台湾纪录片推广至国际。曾多次入围电视金钟奖; 20082012,连续五年以国际制作人身分受邀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;2010年开始《时代废城》制作;2012年再度与大陆导演霍宁合作《麦田里的海员》获得广州纪录片方案第二名,并入选The Asian Pitch亚洲纪录片提案会;20122013年担任新北市纪录片征件大会计划主持人/评审团召集人。

 

 

霍宁,出生在中国人口最多的省分河南省,自幼对绘画的喜好使他考取了河南师范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,毕业后虽然从事电视摄影工作, 但大学接受到系统的美学教育使他对各种影像画 面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视角,这为他摄制广告片和纪录片奠定了良好的视觉基础。在从事广告传媒工作之外,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电影和纪录片题材上, 他的成长经历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,镜头也聚焦于中国历史的变革和时代背景下普通人命运的起伏,纪录片作品得到广泛共鸣。

 

纪录片作品
2013 《麦田里的海员》Whitefield Sailors
2010 《掘土人》The Tomb Digger

 

 

 

导演的话

 

这是一部两岸导演一起执导的片子,共同述说关于时代的故事,一是台湾的眷村,一是大陆河南的三线厂。当两位导演个别处身于对方述说故事的场景,闭上双眼,只听声音、只闻气味,却根本分不出来自己身在哪里!

 一开始当我们想拍出这样的题材时 只是想将自己的成长过程做一个记录。特别对霍宁来说,他的许多亲戚同学还留在厂里,当我们这一代开始怀念当年,正代表着所有的时间开始走向衰老。他开始记 录,记录这些快要被人们所遗弃的一切,因为我知道在台湾的眷村正一点一滴地迈向历史,当人们有意识的时候,其实已经来不及了……

当我们的影像开始结合时,发现了许多的巧合,特别是几乎一样的成长背景、一样的迁徙过程、一样的语言隔阂,几乎都只是在反映着当年战争阴影下的炮灰们,他们因为战争而离开所谓的「家乡」,到了另外一个不熟悉的地方,建立另一个家,然后繁衍后代,然后落地生根。

我们企图模糊这种所谓两岸的藩篱,让「不清楚」成为本部片的一个精神,因为这些故事,实在太多的巧合,以及太多的历史所造成的包袱,若真的要去追究,永远也追究不了。


 

 

> 編輯(管理者使用)